时间:2017-05-23 15:52:52 来源: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 作者: 点击数:1015
洛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县委书记 张献宇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洛宁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能力和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强指导和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县委县政府及农业行政职能部门,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按照“加快培育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思路,采取“宣传引导、积极扶持、规范提升”等一系列措施,使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2016年底,全县已建立各类合作社1166个,累计入社会员9569名,带动农户数9272户。
(二)涉及行业愈加广泛。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66个,其中种植业类298个,林业类135个,畜牧业类647个,服务业类85个,水产类1个。
(三)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截止2016年底,我县市级以上示范社29个,其中省级示范社5个,国家级示范社2个;市级以上示范社固定资产5639万元,销售收入3356万元,净利润1311万元;示范基地面积1.33万亩,牲畜饲养量0.31万头,禽类饲养量20万只,带动农户1374户。
二、主要措施
(一)建设示范基地,提高社员收入。目前,全县已初步建成以上戈镇为重点的万亩苹果基地;以王村、河底2万亩优质红薯、谷子生产基地,以小界乡、赵村乡产粮乡镇为重点的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以罗岭、上戈1万亩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在这种环境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农民一家一户组织起来,统一进行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生产,农业效益明显提高。
(二)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我们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例如指导农民合作社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规程,按照科学技术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创建产品优势品牌;再如在引进先进技术和项目上,积极为合作社争取项目资金;在创优品牌上,为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尽心服务。2016年,组织洛宁县广元合作社、洛宁县众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负责人参加省农业厅举办的各类培训班。
(三)积极申报争取,提升整体档次。在全县合作社中积极宣传省市示范社的申报工作,按照申报条件,细心挑选,尽力把我县优秀的农民合作社申报上去。2016年我县申报市级示范社11个,获批11个,示范社数量达到29个。
三、取得成效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市场化、标准化、外向化的进程,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规范生产技术流程,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农业科研机构依托合作社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指导合作社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规程,按照科学技术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创建优势品牌。如洛宁县恒基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国家“948”星火计划项目—树莓栽植项目。此项技术依托单位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所,有雄厚的科技基础,有多年从事树莓研的专家,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种植,全程应用生物技术、低碳农业技术管理。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协会”,实现集科研开发、技术服务、基地建设、合作互助、订单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八统一(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订单、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统一保险、统一分红)产业化经营模式。
(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农民一家一户组织起来,按照市场需求,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分散生产为规模生产,农民自行销售为统一销售,农业效益明显提高。如洛宁县丰豫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8月23日,入股社员208人,注册资金40万元,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亩,种植红薯,建有红薯加工厂一个,配备了生产车间20余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沉淀池500立方米,加工机械一套25万元,冷库一座15万元,投资40余万元打深井一眼及专用高低压配电设备。年可加工鲜薯75万公斤,增加合作社成员收入30万元。通过几年的发展,带动周边村民240余户,增加了农民收入。
实践证明,凡是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与未参加合作社前相比,其收入明显增加。与同类型农户相比,一般增收20-30%。如洛宁县丰豫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2015年总营业额56万元,纯利润25万元,户均 1200元;2016年合作社总营业额60万元,纯利润35万元,户均收入1680元。
四、存在问题
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虽有较快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总体规模较小,基础比较脆弱,认识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利益机制不完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亟待提高,扶持力度不强等问题。
1、运营管理不够规范飞,发展推进较为迟缓。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建之初,就错误的认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为了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和优价购买生产资料等。还有部分专业合作社机构不健全,制定章程却流于形式,有组织却无作为,有章程无活动,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2、发展层次不够高,科技服务能力不足。人才短缺加之缺少科技支撑,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服务水平低的问题日益凸现,由此导致专业合作社规模不大,没有形成特色产业,抗风险的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低下、缺乏发展潜力。
3、扶持力度不够,宣传引导不到位。合作社发展资金缺乏,贷款难、担保难,省、市财政帮扶有限,县、乡财政受限,在这方面投入不足,影响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宣传不够到位,有些群众对加入合作社存有疑虑,担心经济遭受损失,主动参与意识不足,导致合作社发展步伐缓慢。
五、几点建议
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政府依靠它,农业和农村需要它,农民信赖它。办好一个合作社,能够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能够解决政府不能统揽、部门不能替代、一家一户干不了的事情,是单家独户的农业生产者组织起来实现自我服务,提高农业服务能力、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一)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产业化,关键是发展生产、建立起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体制和机制,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建立长效体制和机制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要把握这一发展契机,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重心置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个大局之中,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不断发展壮大,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上下互动,汇聚合力
一是从上到下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业、农村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检查。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农业产业化项目,享受龙头企业、民营经济的相关配套政策。二是政府协调涉农各部门,建立联席工作会议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积极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保障,加快构建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和农资供应服务体系,为农民合作社发展生产、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财政、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也应制定加快农民合作社建设和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民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三)积极引导,做大做强
一是结合当地产业或产品特色,做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二是积极引导条件成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由单一的技术服务型向生产、经营、服务综合型转变,向股份制农民公司转化,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三是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通过资本、土地的联合,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形成田园经济、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四是引导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依托当地的产业和产品优势,发展能人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农民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培育“名、优、新、特” 农产品,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销一体化经营,使之尽快形成当地支柱产业。五是积极构建“品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销体系,通过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开拓品牌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网络,加大电商销售力度,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六是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社会其它资金投入到各类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中,通过市场建设大力拓展物流行业,形成物流中心,以此带动优势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四)争取政策,加强扶持
要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农村和农民中的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氛围。一是各级财政每年能统筹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其技术改造,实施科研开发以及引进推广良种、技术等。二是农村信用合作社选择制度健全、经营业绩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试行流动资金贷款的信誉担保制度,扩大信用社对农户的信誉担保范围及贷款额度。三是涉农部门要加大涉农项目的争取实施和经费支持力度,并在资金安排上注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
(五)提升服务,强化协作
市场营销、组织管理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和改良农产品品质,是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调动农民学技术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农技推广的市场化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各专业合作社的“桥粱”作用,坚持以强带弱,按照地域条件或产业特色,把科研院所与条件成熟的专业合作社结成对子,把好的专业合作社与弱的专业合作社结成对子,相互协作和交流,扩大示范性、带动力和影响力,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组织小生产进入大市场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