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一体化研讨会第二次会议

三转促三化 推进一体化 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时间:2021-12-06 11:38:29 来源: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 作者: 点击数:11273

华西新市村党委书记   吴协恩

(2015年12月9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党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谋划“十三五”规划之时,我们又迎来了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题的政策科学论坛,这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的高瞻远瞩,而且为我国各地城乡的新一轮发展,特别是“四个全面”的更好落实,提供了新的决策依据!

我们知道,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并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变为城市,而是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我们华西自建村以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正是不断通过“三个转”(产业转型、村庄转型、人的转型),促进了“三个化”,推进了“一体化”。

第一,实施产业转型,加快了新型工业化进程。所谓“新型工业化”,既是一个调整结构的过程,也是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作为我们农村来说,只有不断壮大村级经济,才能更好地造福老百姓。华西从吴仁宝老书记创业伊始就一直在转型,从农业到工业,再到三产服务业,转型始终没有停滞过。虽然2013年3月份,老书记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这一生为华西人民创造的不凡业绩、为中国农村作出的杰出贡献、为这个时代留下的崇高品质永远不会离开。我常讲,老书记之所以能够称为伟人,关键是他始终做到了这样三条:他是一个理想信念坚定的人;他是一个能够留下思想的人;他是一个把幸福留给别人的人。能做到这三条,至少在我和全体华西人心目中,他就是一个伟人!最近10多年来,我们又以“短中长”结合为总原则——从事的行业要兼顾短期、中期、长期三大利益;以“稳快活”协调为总思路——传统产业发展要稳、把握机遇动作要快、资本市场利用要活,实现了传统产业与服务业“两手抓”局面,形成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两条腿”走路,进一步探索了具有华西特色的科学发展和健康富民之路。我们不仅从环保、节能的角度,先后关停了9家能耗高、效率低的企业,而且仅从2013年至今,就投入6.37亿,对钢厂、电厂、化纤、棉纺、毛纺等企业进行技改。社会上有的同志可能会想,华西的企业怎么越来越少了?其实,不是华西企业变少了,而是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了。我们认为,大不等于好,只有强才是真的好。所以,这10多年来,华西主要是以“数量转质量,体力转脑力”为举措,拓展了旅游服务、金融投资、仓储物流、远洋海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矿产资源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像今年1—10月份,华西完成的可用资金比去年同期增14.28%,比任务数增3.42%,充分显示了华西经济的内生动力、外部活力和发展潜力。应该说,经过这些年的调整和准备,华西转型已经走过了“起步期”,迎来了“收获季”,构成了欣欣向荣的“两张图”:一张是西部以重庆为中心,北到西藏、新疆,南到云南、贵州,中部以湖北为中心,辐射全国的产业“布局图”;一张是从香港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马来西亚,从阿联酋到莫桑比克的国际“路线图”,真正形成了“转型空间开拓在外部,转型成果体现在本部”的新格局。结合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我们正充分利用“产业+资本+人才”的模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去年年底,华西传统产业与服务业的利润贡献率分别占35%和65%。今后的目标,就是争取3—5年内使两者的利润贡献率从“四六开”实现“三七开”。

第二,推动村庄转型,提高了新型城镇化水平。从第一个“15年远景规划”时的“目标五个一”,到“南京雨花台宣誓”时的“争创一个亿”;从“三化三园”新农村,到“五容五子”第一村;从70年代“造田”,到80年代“造厂”;从90年代“造城”,到新世纪“育人”。华西一次次的转型发展,不仅使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在迈向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的华西,村南为工业集中区,村北为农业集聚区,村中为居民生活区,工厂、住宅和山水田林路样样依规建设,产业、人居、休闲各就其位,真正做到了生产与生活兼顾、经济与环境协调。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这个“新”,我们认为贵在“三新”:一是思想、理念要创新。像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它不仅是指经济领域,社会变革、农村发展等各方面也都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理念,因为过去的钥匙打不开现在的锁,我们再不能简单地用过去的办法处理现在的事情,而要辩证地用创新的思维应对复杂的变化。我们老书记有句名言“解放思想要有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方向”,没有思想你往哪里解放,没有方向你往哪里开放?我们觉得,发展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理念落后。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不准可能就是绝路。所以,要想打开新局面,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理念引领新的发展。二是方式、方法要创新。时代变了,过去有些方式现在就不一定适用了。如果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那么工作不会取得任何进展。像我们华西始终坚持:发展不是做给人家看的,而是要让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所以,我们是用危机意识推动发展,而不是用“莺歌燕舞”装点门面。像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正在根据德勤公司给出的意见和建议,从组织架构到人员配置,从顶层设计到制度安排,进行一定的重塑和优化,目的就是要让传统工业更加市场化、更具竞争力,让华西更好地从“游击队”转变为“正规军”。三是体制、机制要创新。城乡一体化既是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体现,又是目标所在,但一体化并非城乡无差异,不能做简单的加减法,一定要摒弃过去那种城乡分割、牺牲“三农”的城镇化思路或制度。在我看来,所谓“城乡一体化”,并不是让更多的农民进城,而是要做到资源均等化,让农村人享受到城市的各项福利待遇和各项社会管理。从华西来讲,为了帮带周边村共同发展,从2001年6月开始,我们以“一分五统”的方式,先后纳入周边20个村,组成了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超3.5万人的大华西村。十余年来,帮助大华西直接解决就业近4000人,间接带动就业达万人。我们每年都要为大华西支出近亿元,包括发放粮食补贴、各项福利、老年人保养金、老房拆迁补贴、种植绿化等。作为基层干部来讲,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家乡建设好,让老百姓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第三,抓牢人的转型,助推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十多年的转型经验告诉我们:转型要围着村民转,但不等于围着村子转,更不能为了面子去转。如果转型转得太快,把村民都转失业了,那谁都会转。因此,如果发展是第一要务,那么为民就是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期间,我曾对央视记者这样讲:“实实在在的实现农村、城市教育均等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会有保障。”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也好,新兴城镇化也好,关键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为了让村民的各方面素质与一体化相匹配,我们通过100名骨干党员担任全村970户村民的联系人,每周入户学习、传达各级精神,倾听、讨论村民诉求,开展了紧密联系群众的联户教育;通过选派35岁以下100多位年轻人到老少边穷地区接受锻炼,实施华西特色的“变形记”,开展了针对青年人的素质教育。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村民“精神比物质更丰富,脑袋比口袋更富有”。我始终认为,物质难长久,文化传千年,企业也好,村庄也好,要长久的走下去,只有靠文化。因为经济是无法永远传承下去的,能永远传承下去的只有文化。像老书记留下的思想文化、精神文化、诚信文化,就是华西健康发展的强大支撑。为此,我们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始终秉持老书记提出的“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的理念,逐步走出了一条“间接向直接过渡、扶志与扶智并重、输血与造血结合”的精准扶贫之路。像自2006年以来,华西已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互学交流活动,每年花3000万元培训村(社区)干部,目前已为各地培训基层干部近40万人次,仅贵州1省就举办58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1560人。近年来,华西又借助“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通过面对面、点对点帮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展产业扶贫。目前已与新疆达西村、宁夏华西村、西藏曲水村等结成“对子村”,广泛合作开发新兴产业,形成了“华西名称当牌子、扶贫资金做引子、招商引资创路子、自力更生唱调子”的新模式。现在,我们又结合“中国梦”,描绘了“华西梦”,也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百年企业、百年村庄。总之,我们要围绕“变与不变”:要变的是方式和方法,不变的是道路和信仰;要变的是能力和创新,不变的是根基和底线;要变的是体制和机制,不变的是责任和使命,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过去50年,在以老书记为首的老一辈人的带领下,华西建成了一个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未来50年,我们的条件更好、优势更足,我们相信,一定能通过更加有效的举措,使华西的产业结构更合理、管理制度更健全、文化建设更繁荣、生态环境更和谐、发展进程更持续,最终实现“百年华西”这一美好愿景!谢谢。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时代安全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