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06 12:05:05 来源: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 作者: 点击数:6117
以“新田园城市”理念切实推进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刘沛林
(湖南省委改革智囊团成员、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衡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摘 要:从国内外城市化发展动态可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方向是建设新田园城市。霍华德在一百年前所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是基于当时大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而出台的,旨在解决大城市发展中的矛盾,主张城市建设要充分吸收乡村的优点。实际上,中国正在大力提倡城乡一体化发展,“新田园城市”的概念不仅要求关注城市的发展,更要关注乡村的发展,确切地说,是谋求城市与乡村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城市的发展。只有乡村发展了,才会有高质量的城镇化。从新田园城市的磁力图、基本类型、城市模式、城市体系、建设框架等方面系统构建的新田园城市的基本框架,能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创新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田园城市;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磁力图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任务。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把“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增强发展协调性的重要内容。当前,以县域为中心节点的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特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对于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城镇化的“再次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霍华德在工业化初期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想,希望城市建设应该更多地吸收乡村的优点。当前中国推进的城镇化以城乡一体化为前提,不是简单的以城镇为重点的建设,而是兼顾城市与乡村共同发展的一体化建设。因此,城市与乡村的完美融合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主题。“新田园城市”概念更强调城乡融合过程中的相互取长补短,更关注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兴城镇的田园生活特质,更侧重于乡村城镇的自身发展和各种网络、信息与交通的融会贯通。新田园城市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创新,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方向。
一、 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综述[1-8]
从各个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城市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趋势,其本质并非到处出现城市,而是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过程,要使全体国民享受现代城市的成果,并实现生活观念、生产方式、文化教育素质等的转变,在城乡空间、产业、就业、环境、文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实现发展与融合,促进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世界城市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始于1750年的英国及欧洲的城市化,历时将近200年;第二次是始于1861年的美国及北美的城市化,历时近100年;第三次是始于1979年的拉美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历时40-50年。发展过程可分为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化和逆城市化3个时期,各时期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表1)。
表1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于人口)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9-10].
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尤其是进入19世纪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明显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在美国,城市化与经济分区推进相对应,呈现出由东向西推进趋势,19世纪20~30年代之前,为起步阶段,发展很慢,以沿岸城市化发展为主;19世纪20~3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由于美国中西部的开发、农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面的改革,一批城市化程度很高的经济中心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先后形成,城市网迅速向西扩展;近二、三十年来,美国西部和南部城市化速度远超东北部,大批新的城市中心崛起。
在英国,15世纪末,由于社会形势趋于相对稳定、经济状况日渐回升,城市化开始起步;1520-1600年,由于传统社会中政治中心优先发展,与近代社会相适应的城市化仍处于萌发状态,城市化发展不均衡;1600-1700年,为城市化全面发展时期,显示出英国近代城市化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向;1700-1801年,为中小城市迅速发展时期,中小城市开始登上日趋繁盛的英国城市化舞台;1998年以来,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化水平均达89%左右,英国成为西欧地区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日本的城市化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进入高速发展期,且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1950—1957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从37%上升到76%,1956—1973年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1976年日本城市化率达到76%,此后则进入缓慢发展阶段。
法国等西欧大陆国家,1500-1600年城市化发展处于停顿乃至下降时期;1600–1700年为城市化进程缓慢回升时期;1700-1800年为城市化进程徘徊起伏时期,此后进入城市化相对稳定的发展期。
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具有起步时间晚、发展速度快、未来潜力大等特点。二战前,发展缓慢,1800—193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由3000万增加到1.35亿,1950年以后不断加快。二次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城市化的主力。
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成功的典型,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是其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人口高度城市化时期;目前,其城市化已经达到高水平的稳定阶段,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巴西是过度城市化的典型,20世纪之前的城市化是没有工业化的传统城市的扩展;20世纪后,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步伐,城市不再是传统城市的延伸,而是工业生产的中心与新的经济增长点。1950年后,巴西的过度城市化开始,在1950-1980年的30年间,巴西的城市化水平从36.2%上升到了66.81%,但城市化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呈现出东南部、东北部、南部、北部和中西部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印度为滞后城市化的典型,1900—1950年为起步阶段,且具有典型的殖民地特征;1950—1990年是城市化的发展阶段,40余年城市人口比重增长了约10个百分点。之后,由于印度没有经过工业化的基本完成就大力发展软件、高科技等第三产业,忽略了工业的发展,而严重失衡的三次产业比重导致印度的工业增长率偏低,就业吸纳能力低,因此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延缓了城市化进程。
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城市化起步发展时期、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城市化低迷徘徊时期和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等阶段。(1)城市化起步发展时期(1949 —1957年)。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随着 156项重点工程建设的开展,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工矿业城市和扩建改造的老城市(如西安、武汉、成都、太原、洛阳、兰州等),加强发展了鞍山、本溪、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大中城市。(2)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1958—1965年)。3年“大跃进”后,全国城市由1957年的 176个,增加到1961年的208个,城市人口由5412万增长到6906万。从1962年开始,陆续撤消了一大批城市,到1965年底,只剩下 168个,同时,榆次、侯马、岳阳等一部分新设置的市恢复到县级建制,石家庄、保定等一部分地级市降级为县级市。(3)城市化低迷徘徊时期(1966—1978年)。整整13年间,城市只增加25个,城市非农业人口长期停滞在 6500万人左右,城市化水平在8.5%上下徘徊。(4)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1978至今)。城市化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发展,进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通道,社会经济各项事业有了新的活力,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上涨等各种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二、霍华德田园城市及其启示
1.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社会改革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针对当时英国大城市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建设田园城市的办法,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新社会。在其1898年出版的《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提出了著名的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田园城市”理论,并亲自主持建设了莱奇沃思(Letch worth)和韦林(Welwyn)两座田园城市,积极地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现代城市规划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11-13]。
在理论上,霍华德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田园城市理论体系。(1)田园城市概念,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明确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个委员会托管。(2)田园城市框架,根据霍华德的设想,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围绕,城市居民可以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在田园城市边缘地区设有工厂企业。(3)田园城市规模,霍华德指出,田园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田园城市的人口限制在30000人,超过了这一规模,就需要建设另一个新城市,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不过度集中和拥挤,以免产生各类己有的大城市所产生的弊病,同时也可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自然空间。(4)田园城市体系,田园城市实质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并形成一个“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着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人口规模为58000人)。(5)田园城市用地,田园城市总占地 6000英亩,城市居中(占地1000英亩);四周的农业用地占5000英亩,除耕地﹑牧场﹑果园﹑森林外,还包括农业学院﹑疗养院等,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6)田园城市布局,这些田园城市整体上呈圈状布置,每个田园城市都由农业用地所包围,从而达到“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目的。(7)田园城市交通,城市内部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城市之间以快速交通和即时迅捷的通讯相连,借助于快速交通工具(铁路)只需要几分种就可以往来于田园城市与中心城市或其它田园城市之间。(8)田园城市经营管理,所有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在实践中,霍华德于1899年组织了“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主张。1903年组织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并在距伦敦56km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Letch worth)。1920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36km的韦林(Welwy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建立引起社会的重视,欧洲各地纷纷效法。1930年帕克在英国曼彻斯特的南面建设了第三个田园城市——威顿肖维,人口规模为10万人,它围绕着城市的绿化带、工业和居住区有机组合并精心设计了独户住宅,具有莱奇华斯和韦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特征。
2.霍华德田园城市的启示
霍华德针对当时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在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城市结构、人口密度﹑绿带建设等城市规划问题上提出了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和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在当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市化背景下,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构想仍然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表2)。
表2 霍华德田园城市构想对当今城市建设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三、新田园城市的提出及其实践
1. 新田园城市的提出及代表性观点
新田园城市是在反思传统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城市化发展新理念,当前,政界、学界及大众都对其给予了很大的关注[14-19]。现从实践经验、理论探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等方面探讨新田园城市的概念(表3)。
表3 新田园城市的主要观点
2. 新田园城市在中国的实践
虽然当前对“新田园城市”概念的提法并未达成一致,但“新田园城市”的“环境优越、经济发达、和谐共生”等优点已被广泛接受,并已付诸相关实践当中,比如云南省昌宁县的新田园城市建设、陕西省西咸新区的新田园城市理念的实践探索等等(表4),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4 新田园城市理念在中国的实践案例
3.新田园城市的创新
综合已有观点[14-19],结合霍华德田园城市概念[11-13],本文认为:新田园城市是多中心生态城市与城镇化乡村地带紧密结合的新型城市群,是为安排健康生活和工业而建设的城镇,它围绕大城市、连接城乡、被生态带包围,具有“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功能和相对分散、独立自足的特点,具有后续发展空间,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可实现现代化城市生活与清静田园生活的有机结合。“新田园城市”更强调城乡融合过程中的相互取长补短,更关注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兴城镇的田园生活特质,更侧重于乡村城镇的自身发展和各种网络、信息与交通的融会贯通。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现代性和创新性(表5)。
表5 新田园城市与田园城市的比较
四、新田园城市的基本框架
1. 新田园城市的磁力图
新田园城市既具备“经济发达、社会关系多、工资收入高”等城市优点,又兼有“环境污染少、生活压力小、生活成本低”等乡村特质,同时又可规避“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和“设施落后、收入微薄、工作机会少”等乡村病。受启发于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磁力图”思想,本文尝试性地提出新田园城市的磁力图模式(图1)。
图1 新田园城市的磁力图
2.新田园城市的类型
从本质上说,新田园城市是融合了城市和乡村优点的城市化发展新模式——“在城市里建设新乡村,在乡村中建设新城市”。在类型上,可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即乡村式城市和城市式乡村(图2)
。乡村式城市,是为了克服城市发展中“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生活成本高、生活压力大、犯罪率高、个人空间狭窄、房价昂贵”等城市病,而在城市中规划建设新乡村。城市式乡村,是为了克服乡村固有的“基础设施滞后、土地荒废、娱乐缺乏、社会服务少、劳动报酬低、工作机会少”等乡村弊病,而在乡村发展中规划建设新城市。
3.新田园城市的模型
受启发于霍华德田园城市理念[11-13],参照现代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4][6][7],结合国内新田园城市的实践案例[14-19],本文提出新田园城市的模型框架(图3)。新田园城市的中心城市的用地面积一般不超过80km2,人口规模不超过80万人;新发展的城镇人口规模限制在30万人以下,城市面积不超过10-30 km2,其中绿地面积不少于1/2,城市中央为新田园城市中心区(规模约为新田园城市的1/10,为新田园城市的服务总部),外围有政府、学校、医院、居民区、商场、公园、市场等,新田园城市外围可布局工厂、仓库等工业用地,最外围为绿化带。城市交通完善,总体呈扇状布局,保证各区域均可快捷地到达中心区,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与集聚作用,同时也可满足城市灾害预警以及防灾减灾的需求。
图3 新田园城市中的新城模式框架
4.新田园城市的体系
在城市体系上,新田园城市由一系列乡村式城市(生态城市)和城市式乡村构成,呈同心圆布局。当任何一个新田园城市单体达到极限规模时,应停止增长,其过量部分由邻近的另一个城市单体来接纳,新田园城市像细胞增殖一样,在绿色田野的背景下,呈现为多中心、复杂的城镇聚集区,同时这些城市单体以快速交通(乡际快速通道、城际快速通道、主快速通道)和先进的通讯手段相连接,经济上相对独立、政治上联盟、文化上密切联系,能够享受到现代城市拥有的一切设施与便利,而没有大城市的种种弊端(图4)。
图4 新田园城市的城市体系结构
5.建设新田园城市的框架
结合新田园城市的概念及基本建设设想,本文从城市结构、城市规模、城市交通、城市布局、居民活动、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经济活动等方面,对新田园城市的建设框架做简要论述(表6)。
表6 建设新田园城市的框架
五、结论与讨论
“新田园城市”把城市放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面进行研究,联系城乡发展关系,探讨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等重要问题重点关注,有利于城市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促进乡村的发展。以永久性绿地为空间分割手段促进城市分散发展,城市之间有快速交通联系,可形成一个相互密切联系的城市群。新田园城市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创新,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方向。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本文在对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当前中国推进的城镇化以城乡一体化为前提,不是简单的以城镇为重点的建设,而是兼顾城市与乡村共同发展的一体化建设。城市与乡村的完美融合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主题。
2.在对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现有新田园城市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总结,进而提出了新田园城市的新理念。新田园城市是多中心生态城市与城镇化乡村地带紧密结合的新型城市群,是为安排健康生活和工业而建设的城镇,它围绕大城市、连接城乡、被生态带包围,具有“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功能和相对分散、独立自足的特点,具有后续发展空间,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可实现现代化城市生活与清静田园生活的有机结合。
3.从新田园城市的磁力图、基本类型、城市模式、城市体系、建设框架等方面提出的新田园城市的基本框架,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鉴于新田园城市理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本文仅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了阐述,未进行案例的分析和更深入的模型模式探讨,文中的相关观点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本文作为一个理论性的探索,希冀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Goredon D.(ed) Green citys: Ecologically sound approaches to urban space[M]. Montreal: Black Rose Books,1990.
[2]Fainsten, S.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in the U.S. and U.K[M].APA Journal. Winter, 1991.
[3]Peter Hall. cities of tomorrow[M]. Basil Blackwell,1990.
[4]谭纵波.城市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5]鲍世行.城市科学—希望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0.
[6]陈友华,赵民.城市规划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0.7.
[7]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
[8]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7.
[9]王嗣钧主编.城镇化区域化比较研究论文集[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
[10]刘传江.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其机制[J].世界经济,1999,(12):36-42.
[11]Sir Ebenezer Howard, Peter Geoffrey Hall, Dennis Hardy, Colin Ward. 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M]. Routledge, 1898.
[12]Ebenezer Howard.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M]. Swan Sonnenschein & Co, 1902.
[13]霍华德(Howard, Ebenezer).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14]花临岳.台州市新田园城市结构模式探讨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3.6.
[15]周向东,傅雪晖.昌宁营建新田园城市[N].云南日报,2006-11-20,007版.
[16]刘增向,吴再忠.昌宁县:综合开发成就新田园城市[N].云南科技报,2011-8-23,001版
[17]杨苏,张春丽.小城昌宁欲建“新田园城市”[N].光明日报,2004-7-18.
[18]雷茂盛.导入新田园城市模式 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N].中国改革报,2011-7-21,005版.
[19]陈可石.民俗与新田园城市[N].中国文化报,2010-7-5,007版.
作者简介:刘沛林,湖南汉寿县人,先后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评审专家,“传统村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创意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湖南省情与对策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现为衡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