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10 12:02:27 来源: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 作者: 点击数:3419
我们在基层乡镇走访调研中发现,一些基础条件好但不重视抓党建的村,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班子不和谐、产业抓不好、经济上不去,甚至有的班子成员出现贪污腐败、侵占群众利益的现象,老百姓对此反映强烈。但一些经济体量小、先天条件差、重视抓党建的村,干部创业热情高、未来规划思路清、产业发展后劲足,虽然起步晚一点、见效慢一些,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信心很足,并且尝到了发展带来的甜头。
习主席强调指出,给钱给钱,不如建个好支部。对此,我们感到,农村基层党建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基层党支部是脱贫攻坚的指挥部和一线战斗堡垒,任何时候党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基层党支部真正强起来,才能有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才能有效提升村民积极性,才能因地制宜找到富民强村的发展路径。
2018年初,我们以习近平关于加强基层党建、打赢脱贫攻坚战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遵循,由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县委组织部,县人武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负责,挂牌成立了普定县“兵支书之家”,设置了“一团两库五中心”(村企集团、退役军人数据库、人才库、党建中心、预培中心、退役军人综合服务中心、农特产品配送中心、电商运营中心),采取“先进典型示范引路、以点带面整体联动、兵团作战集智攻坚”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扬兵支书不怕吃苦、敢于挑战、勇于奉献的优秀品质,让兵支书成为脱贫攻坚战场的标杆和样板,使兵支书之家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党建引领,夯实农村基层战斗堡垒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集体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我们在白岩镇韭黄村调研中发现:该村党委书记杨守亮是一名退役军人,工作中雷厉风行、敢想敢干,退伍返乡后仍然保持着军人作风,带领群众种植韭黄取得了成功,将“白旗韭黄”打造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由于个人部队任职经历有限、党务工作经验欠缺,在抓班子、带队伍方面缺少管用实在的办法,造成班子成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村党委和各支部缺乏凝聚力战斗力,工作形不成合力,导致韭黄产销量这两年大不如前。我们分析感到,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将农村基层党支部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才能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引路人。对此,我们围绕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对症下药、开出药方:
一是建强领导班子。我部及时成立驻村工作队和党建指导组,全面指导韭黄村加强党建工作,严格按照《贵州省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点》要求,做到村级机构健全、组织设置规范、人员覆盖全面、隶属关系明确。针对全村共有156名党员,党员人数较多,优先择优配选班子成员,设置1个村党委、4个党支部,在村级公司、合作社等建立党小组,并按有关规定程序严密组织换届选举,确保将想干事、有能力、愿担当的人员吸纳进入党组织中,把那些混日子、不干事的人员排除在党组织之外。
二是规范制度落实。指导村党委将办公楼三楼1间房间改建为党员群众之家、青年民兵之家、新时代富国强军讲习所“三位一体”的场所,确保人员学习有场地、活动开展有阵地。结合开展新时代富国强军讲习活动,党建指导组聚焦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党建工作规范,制定学习培训计划,组织党员原原本本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重点讲授党支部工作机制、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内容,提高党员开展党务工作能力。指导村党委和各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年度述职等基本制度,提升村党委和各支部开展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水平。前不久,市委组织部到韭黄村调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对村党委和各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给予高度评价。
三是培养后备人才。着眼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新标准新举措,积极探索在退役军人中培塑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拓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来源渠道的方法路子。建立完善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每年为返乡退役军人建档立卡。今年遴选5名35岁以下素质过硬、群众拥护、有致富本领的退役军人送入县委党校培训,确定3名退役军人为村支“两委”后备干部。严格党员发展标准程序,指导各村党支部每年从优秀退役军人中考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两年来,将2名退役军人发展为新党员,4名退役军人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坚强人才保证。全村12名党员先后受到上级表彰奖励,2018年村党委荣获“全县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今年7月,村党委书记杨守亮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二、强化产业驱动,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习主席深刻指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扶贫工作中感到,如果只是一味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虽然给贫困群众也带来一些实惠,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贫的问题。我们结合开展在退役军人中培塑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工作,在兵支书褚代洋所在的穿洞街道靛山村调研中发现,该村过去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门组织到贵阳市沙文镇、西秀区罗仙村等地参观见学,回来后发展种植小香葱,但最终以亏损27万元失败告终,还让一些村民背上了债务,让许多村民对产业发展提出质疑。对此,我们与村支“两委”成员反复商议,决定结合靛山村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交通优势,结合全县“三种一养”产业布局,采取“两黄一白(韭黄、黄金叶、白茶)、两短一长(两短:食用菌、肉兔;一长:猕猴桃)”的产业发展新思路,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注重以产业发展激发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真正从“让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一是擦亮韭黄品牌。结合全县重点发展韭黄产业项目,组织村支“两委”和干部群众到化新村、韭黄村等产业大村学习经验,增强大家致富的信心决心。组织全村退役军人成立战斗班,给每个人分配任务,年龄大的开展政策宣传,年轻的组织土地流转,通过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群众种植韭黄660余亩。积极协调普定县民投润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全村高质量高产量的无公害韭黄寻找市场,实现产销一体化,消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并解决了当地群众就业问题。今年,发放人员务工工资约18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2000元。
二是打响种植品牌。针对靛山村海拔气候适合种植茶叶、食用菌,县人武部结合全县“一村一公司”的发展机遇,积极牵线搭桥、招商引资,先后引进贵州省茗之源种植合作社、普定县鸿盟茶叶有限公司进驻靛山村。组织富国强军讲习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拉家常、讲政策,动员老党员、致富能手带头签订荒山、土地流转协议。通过采取“公司+支部+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动当地群众到村级公司和产业基地务工。现已建成食用菌大棚26个、茶叶基地800亩,发放人员务工工资200万余元,人均年收入达1500元。目前,猕猴桃已种植120余亩,预计明年下半年就可挂果收成。
三是做大养殖品牌。积极协调县商务局引进安徽商会进驻靛山村,并与邻近的小窑村共同发展肉兔养殖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审批立项,拟建一个占地60余亩、养殖规模达12000只种兔的标准化养殖基地,预计下步可实现年盈利500万元以上。目前,已完成平整场地工作,正在修建养殖大棚,明年2月份就能正式投入使用。
三、创新帮扶模式,延伸富民惠农有效半径
习主席反复强调,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对此,我们在帮扶中凝聚这样的共识:必须将“兵支书之家”继续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兵支书这一特殊群体的作用,带动全县群众共同脱贫致富。
一是军地联动同向发力。联合县委组织部拟制出台《在退役军人中培塑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实施意见》,注重从基层中发现政治合格、素质全面、品质过硬的“兵支书”好苗子,及时通过退役军人综合服务中心将相关数据录入退役军人数据库和人才库,并作为村级后备培养对象。利用预培中心,协调有关部门围绕基层党建、电商运营、种养殖技术等方面,组织兵支书后备对象进行集中培训。大力实施“1+9”计划和“双百工程”,军地共同做好跟踪培养工作,遴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兵支书后备对象,充实到基层挂职锻炼,并将兵支书履职情况与年度绩效考核、干部选拔使用等挂钩,有效激发出干事创业的激情动力。今年4月,安顺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组织在我县召开军地实践中心工作推进会,向全市推广了我县“兵支书之家”建设经验做法。截止目前,已有1名兵支书择优考察提拔为乡镇党委班子成员,2名兵支书推荐考录到乡镇事业单位,16名兵支书受到上级表彰奖励。
二是集团作战同谋发展。我们在帮扶过程中感到,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期,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力戒撒“胡椒面”,将有限经费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集中火力帮扶才能产生1加1大于2的效果。对此,我们采取“集中资源、整合优势、形成规模、做大做强”的工作思路,联合全县64家现任兵支书所在村的村级公司,组建成立兵支书村企集团。结合县委、县政府为每个村级公司匹配的1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围绕强基层党建、强产业发展、强集体经济,重点提质增效韭黄、茶叶等传统产业,着力打造食用菌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肉兔、中蜂等特色养殖,并将村企集团盈利按照“721”进行分配使用,将收益的70%用于帮扶贫困户、20%用于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10%用于村企集团及兵支书之家自身建设。去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总量2亿元,经营性收入4100余万元。今年,上半年经营性收入已达4500余万元。截止目前,全县所有村级公司已吸纳2万余户贫困户就近就业、带动创业,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三是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我们结合省军区正在大力开展黔货出山进军营活动,依托兵支书农特产品配送中心和电商运营中心,着力在营销方式、手段、渠道上想办法、出实招。协调县电商办指导兵支书之家抓好电商运营中心建设,开发普定县兵支书电商运营中心APP,制作网上购物网页,及时更新发布村企集团特色农特产品信息,加大宣传力度,打通销售渠道,让兵支书销售的农产品成为特色和品牌。联合县双拥办、扶贫办,采取“贫困户+企业+部队”的新模式,由部队与当地龙头企业签订合同,将贫困户生产的农特产品直接销往部队,进入官兵日常生活中,做到同城同价、互惠互利,实现双拥与扶贫的有机结合融合。目前,北京火箭军部队机关已签订6000斤韭黄的销售订单,夜郎蜂蜜已列入军委机关生活服务APP采购项目清单,受到官兵一致好评。今年来,结合开展黔货出山进军营活动,已有200余户贫困户从中得到实惠,每户分红近1万元。我部还积极协调社会资源,利用思源中学附近商铺,修建占地约200平方米的兵支书之家农特产品产销一体化配送中心,将精准贫困户、合作社、村级公司生产的农特产品直接销售至党政机关、学校、超市,满足群众餐桌生活所需,打通了农特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虽然,我们在兵支书之家建设方面开展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建立长效机制、保持连续发展上还有差距。下步,我们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建设美丽乡村这个目标,继续做好“兵支书之家”建设有关工作,加大对村支“两委”的指导帮带力度,通过抓党建促扶贫、抓产业带扶贫,努力为实现同步小康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