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一体化研讨会第二次会议

抓住了机遇,走对了路

时间:2021-12-06 10:52:56 来源: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 作者: 点击数:591

抓住了机遇,走对了路

——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沿江乡大桦林子村

“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汇报

(2015年12月5日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吴德显,是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下面,我汇报合作社发展情况。

     我们村在黑龙江畔,全村有471户、1104口人,人均耕地23.7亩。我们合作社创立于2006年,当年社员18户,经营土地7000亩,农机具价值100万元,主要是种地。到了2015年,已经有社员402户,经营土地15.1万亩,拥有固定资产9600万,不但种地,还搞养殖、加工和仓储,收入最多的时候户均14万元。要说有啥特别的,我想就是抓住了机遇,走对了路。

(一)

    我生在桦林村、长在桦林村,家中有兄弟姐妹7人,我排老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家家生活都困难,赶上欠收年景,还欠生产队的口粮钱。1985年后,分了地,成了家。那时候,就想改变现状。和哥哥、姐姐集资,买了两辆旧的胶轮拖拉机,为建设工地运石头;又和其他村民一起包地种。最多时种过两三千亩,赚过钱也赔过钱,往往挣两三年的钱,一个灾年就“连本上仓”,所以总是做不大。

    2005年,终于等来了好时机。国家鼓励发展农机合作社,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具体做法是,合作社筹集70万,政府支持70万,给每个合作社配备价值140万元的农机具。我真想干,但自己只有2万元钱,乡亲们也不愿意干。急得我整宿睡不着觉,一户一户找人谈、算大账,终于说服了15户村民,凑了8000亩地和70万元钱。可是,报名时间已经过了,但我没泄气,把70万元用编织袋一装,背着就去了县政府,讲了自己的想法和困难,感动了县领导们。县政府决定,拿出35万元扶持,加上自筹的70万元,组建了农机合作社。当年购置农机装备18台(套),建设了占地8100平方米的场库棚。

     但是,只有8000亩地,大农机吃不饱。为了扩大耕地规模,我们村党支部书记陈庆明,拖着患有风湿大骨节病的身体,带着我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入社。为了吸引村民入社,合作社降低了机车作业费,每公顷比别人便宜20元。又有40多户入了社,社员发展到58户,入社和租赁土地1万亩,又代耕了2.6万亩。但是,赶上当年雨水大,加上没有管理经验,收成不好,合作社没挣着钱。虽然周围有人议论,但我们还是顶住了压力没松劲,社员没有退社的。

     2007年,我们扩大了土地流转规模。老陈把自家的75亩好地拿出来,跟不流转的村民串换了次地,合作社把地连成片。我们发挥大农机优势,采取“八统一”的生产经营模式,推行标准化种植,提高粮食产量。同时,我们又规范了内部管理,账目清,收支明,让入社农民们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人努力,天帮忙,当年大丰收。合作社年底分红,每亩地比往年多收40元。

     2009年,合作社总收入达到846万元,固定资产达到275万元,81户乡亲带地1.3万亩入了社,户均收入10236元。村民认账了,合作社终于站稳了脚根。

(二)

    合作社实施规模化、标准化作业,种植标准上来了,大豆单产提高了。2009年,大豆单产已达到4800斤/垧,比2005年增加了1/5还多。但同时,大豆增收的空间也几乎到了极限,就得找别的出路。我们做了几件事:

一是种玉米。2010年前后,省里提出逐步调减大豆、小麦种植面积,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我们没有种玉米的经验,现有农机具也不匹配。我们发现,农垦农场种的玉米,效益是大豆的2倍。我就领着社里的种植好手,到农场去学习,并于2011年大胆试种了750亩,统一选种、施肥、管理和应用新技术。玉米当年喜获丰收,亩产1400斤,是大豆的4到5倍;亩纯效益700元,是大豆的2.5倍。单种植玉米这一项,每亩多收入420元。我们下决心大面积扩种,2012年达到6300亩,近三年来每年都在7万亩左右,产量和价格最高峰时,亩纯收入800元。

土地规模扩大了,再加上大规模种植玉米,原来适于种大豆的农机具派不上用场了。我们抓住省里的支持政策,利用“北欧银行”贷款加上自筹,投入1450万元,增配了1000万元农机装备,重点购置了适于种植玉米的大型农机具129台套,固定资产达到3100万元,新建标准化场库棚4万平方米。

    二是种水稻。2011年,省里提出“水稻北扩”战略。那时对水稻一窍不通,但我相信,政府提倡的就不能出啥乱子。抓住这个机遇,合作社当年试种了30亩,亩产水稻560公斤,亩纯效益580元。后来,在上级水利部门和市县领导的支持下,四年迈出四大步,2015年水稻种植达到1.35万亩,亩纯收益666元。由于大规模扩种水稻,我们又借助国家政策组建了水田专业合作社,购置了进口插秧机、水稻收割机等农机具。2013年,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6895万元,农机装备179台套,总动力9000千瓦。原有的场地已经容纳不下全部农机具了,又新建了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场库棚。

    三是搞加工和仓储。玉米、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了,粮食总量迅速增加。粮食多了怎么办?直接卖稻子,每斤1.5元;磨成大米,每斤能卖3元。按一斤稻子出六、七成粳米计算,卖大米比卖水稻多出1元钱。2013年,合作社建成日处理60吨水稻的全自动大米生产线一条,注册了“昊北”牌商标,建立了桦林产品直销店,大米卖到了每斤3.6元,打入了北京市场。这些年雨雪多,玉米水分大,不好储存。我和大伙一合计,得上烘干设备,而且国家还支持。2010、2014、2015三年,合作社累计投资850万元,建设了3座烘干塔,日处理能力1600吨,每年可带动全乡及周边区域玉米烘干,增值1500万元。2013至2015年,合作社又累计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可储存7万吨粮食的仓储库,每年给国家储存粮食5万吨。

    四是养黄牛。2009年,村里的老养殖户找到我,想一起干养牛。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我们哪会养牛?但看到满地的苞米秆子白白浪费,很心疼。我们3人成立了牧业合作社,采取直接投资和以牲口折资入股的方式吸纳农户,建成了占地1.7万平方米的牲畜圈,存栏72头牛。2012年,我们又采取架子牛育肥前定价不付本金、育肥增值纯利润与养牛户“五五”分成的办法,玉米制酒项目和酒糟育肥肉牛相结合,扩大了肉牛育肥产业,并建成2000亩标准化苜蓿草种植基地。当年,肉牛存栏404头,养殖效益120万元。

    2014年,在多次考察后,从外资企业引进70匹纯种三河马。又和日资企业合作,发展“和牛”养殖,当年繁育成功40头“和牛”。2015年,合作社依托黑龙江省民委的政策支持,将畜舍从村边迁到深山无人区,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扩大了场地,完善了各种设施。目前,合作社存栏肉牛700头,年收益可达230万元。

(三)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让农民把地拿出来跟着合作社干,就不能让他们吃亏,就得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才有更多的人跟着干。所以,我们在收入分配上动了不少脑筋,先后采取了五个办法。合作社种的地,主要分代耕、租赁和带地入社三大块。对带地入社,也就是把耕地交给合作社、把命运与合作社绑在一起的农民,一定让他们得到更多收益。

    第一阶段,2006年,合作社建立之初,群众不愿意带地入社,主要有两方面顾虑:一怕遇到天灾赔钱,二怕挣钱分不到手。合作社主要是租地和代耕。当时仅翻地一项,每垧就比别人便宜20元。这个阶段,主要是靠降低成本吸引农民。

    第二阶段,2007年,我们采取了“土地保底分红”的办法,就是不管有没有天灾、挣不挣钱,年底分配时,都保证带地入社的农民有固定收益。剩余利润,再按社员6、合作社4比例分红。当时,每亩地的保底金是200元,而实际能分到300元。

    第三阶段,2008至2011年,主要采取“土地折资入股分红”,就是把土地作价折成钱,把固定资产及农机具也折成钱,按投入比例进行分红。当时每亩土地折资300元。与第二阶段相比,虽然没有保底,但农民对合作社经营能力很认可,还把自家积蓄投资到合作社中,这样分红收益会更多。当时,散户每亩地收益200至300元,合作社社员能分到350至400元。

    第四阶段,2012年,主要采取“土地保底优先分红、剩余盈利再分红”的办法。这种办法与第二阶段“土地保底分红”相同之处,就是优先保障土地收益,而且每亩增加了150元。不同的是,固定资产投入、现金投入和国投资金也参与分红。国投资金分得资金再平均分到每个农户头上,地多地少一样多。

    第五阶段,也就是2013年到现在,采用的办法是:“土地入社分大头、资金投入分小头、国投分红户均摊”。具体做法是:年底把可分配盈余60%以上分配给土地入社农户,这是第一次分红;40%以下按投入比例分配给出资入社成员和国投资金,这是第二次分红;国投分红再平均分给每个社员,这是第三次分红。与第四阶段相比,不同的是,一是没有了保底金,社员与合作社风险共担,共赚也共亏;二是规定了带地入社首次分红的最底比例,带地入社分得更多了。

    分红多了,带地入社的也就越来越多了。从2011年到2015年,带地入社面积分别达到3.7、4.1、4.1、5和5.3万亩。

(四)

    先有村,后有社;有了强大的合作社,才有更加美好的新农村。10年来,合作社一步步发展,老百姓都称我们是“五大”合作社:

    ——大农机,全社拥有农机装备179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05万千瓦。以前,我们村每年耕、种、收,需要7500个工时;如今只需要480个工时。节省工时释放的劳动力562人,占全村劳力总数的77.9%。

    ——大规模,全社经营耕地15.1万亩,固定用工170人,全村156个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全部就业,外地到桦林子村常年务工人员也有50人。

    ——大合作,桦林现代农机合作社入社成员402户,是黑河带地入社成员最多的合作社。其他3个社:水田专业合作社入社143户,养殖合作社入社102户,仓储和加工81户入股。

    ——大产业,既发展玉米、水稻种植,又发展全产业链农业经济。建成2.7万平方米标准化养殖场,存栏牛760头、马68匹。烘干塔和仓储库年烘干粮食10万吨,为国家代储粮食6万吨。年加工水稻2400吨,生产粳米1800吨。

    ——大收益,2015年,预计经营总收入9600万元,盈余4293万元,入社土地每亩收益908元,社员户均收入7.8万元。

    这几年来,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省级星级示范社”、“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委书记王宪魁同志也到过我们合作社,考察指导工作。我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种售粮大户”,2011年度荣膺“CCTV三农人物”,2013年荣获“全国二十佳”合作社理事长,201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十佳农民”,个人财富达到了8000万元。我深知,这些成绩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得益于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合作社就是大桦林子村的“儿子”。“儿子”长大了,自然要积极回报村民。村里的农田路,都由我们合作社负责维护,几年来共维修农村路10公里。合作社出资为村里购置了垃圾清运车辆,雇佣4名村民为村里打扫卫生。社员主动与贫困户、五保户结对子,每年拿出3万元,给村里搞活动,慰问老党员、老村民。村里“新农村建设”有困难时,合作社先期垫付370万元,并提供机车运送砂石料。

    合作社的发展,带动了大桦林子村发展。2005年时,全村农业总产值大约700万元,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村内仅有1.6公里水泥路面,住砖房的户不足50%,有电话的不足20%,能看上有线电视的不足30%,全村没有一家吃上自来水的。如今,全村农业总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90%的都住上了砖瓦房,家家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电话和电脑,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有小轿车,80%农户到县城买了楼房,桦林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在齐齐哈尔大学学农机,一个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企业管理。他们哥俩儿毕业后曾经跟我商量,想考公务员。我跟他们说,黑土是咱的命,农业是咱的根,农村是咱的家,黑龙江是咱的母亲河。党和国家的政策好,黑河这块儿的生态好,中国跟俄罗斯的关系也好,咱跟俄罗斯只有一江之隔,那面的发展空间更大,干农业还会有大发展!咱现在家大业大收入高,你们去当公务员,这么大的家业谁来管?你们好好干,干好了,将来当了大学生村官,国家有政策,再去当公务员不迟。他俩听了我的话。现在,一个在社里管米厂、酒厂,一个在社里管仓储、烘干。有知识,有技术,懂管理,懂做人,他们这代新型农民,肯定比我们干得更好,桦林合作社肯定还会大发展!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时代安全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123456789@qq.com